other country : Italy
Phone:01 42 21 37 37
E-mail:sav@37-express.com
France
Invited gift 邀请好友获得返利
Invited gift

邀请好友后,好友消费的同时,您也可以获得大量返利。消费越多,返利越多


   

在昨天的推送里,小编提到了川普正打算给法国葡萄酒加税    


   

   


   

     

其实这也不能算是川普在那边无理取闹,因为美国的葡萄酒市场确实对美国不太公平    

     

一瓶葡萄酒从法国出口到美国,会根据酒精度数和品质的不同收每瓶5到15美分的税。    

     

而美国的葡萄酒想要出口到欧盟,却得交比这个高一倍的关税。    

     

加上美国是全世界对葡萄酒消耗量最大的国家,也怪不得川普会急着加税了。    


   

   

     

可能会有同学感到奇怪:    

     

Excuse me??美国还出口葡萄酒到法国?法国人会买吗?    


   

   


   

   

还有不明真相的同学会问:    

     

恩??美国还有葡萄酒??    


   

   

     

咳咳,在大多数人眼里,红酒肯定得喝法国产的。    

     

在葡萄酒领域,根据酿造的历史和技巧,不同的产酒国被分为了“旧世界”“新世界”    


   

   


   

法国凭借悠久的酿造历史优质的葡萄酒,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旧世界”的代表国。    


   

   


   

而以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为首的“新世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受“旧世界”的待见。    


   

   

新世界的红酒甚至可以装在易拉罐里    


   

由于美国在上世纪曾经颁布过“禁酒令”,导致美国的酿酒产业很晚才开始起步。    

     

比起早在罗马时代就开始酿造葡萄酒的法国,美国葡萄酒到现在也不过七八十年的历史。    


   

   


   

但是,如果小编告诉大家,就是这些不受待见的美国酒,曾经在40年前的一次品酒会上,将法国红酒拉下了神坛,评委还全部都是法国人    


   

你信吗?    


   

小编将时间回溯到40年前的巴黎,给大家讲述这场彻底改变了世界红酒格局的品酒会。    

     

倒戈的“法国迷”    

     

这个故事,得先从一个叫做Steven Spurrier的人开始讲起。    


   

   


   

这位老哥是一个英国人,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法国迷    

     

从日常的吃穿到家里的装修,全部都得整成法式风格的。    

     

在他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之后,他就在伦敦一家法国红酒经销商里面做起了实习生,天天和自己最爱的法国货打交道。    


   

   


   

可能是觉得在伦敦卖酒不过瘾,所以在他29岁的时候,他决定去自己心目中的圣都——巴黎卖红酒。    

     

在说服了一位巴黎的老妇人出售了自家的店面之后,他的小店就正式在巴黎的Madeleine附近开张了。    


   

   


   

一开始,Steven Spurrier在店里只卖法国酒根本看不上其他地方的红酒。    

     

按他自己的话说:“在当时,没有人会相信一瓶来自美国的红酒能够卖到6美元以上。”    

     

不过毕竟Steven的母语是英语,所以也不可避免的会接待来自英国和美国的客人。    

     

在很偶然的一次机会里,他和一位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小伙子打上了交道。    


   

   

     

这个小伙子说自己来自一个叫“纳帕谷(Napa Valley)”的地方,想让Steven尝尝他自己家酿的红酒。    

     

一开始Steven也没怎么多在意这个小伙子,毕竟当时基本没有法国人知道加利福尼亚还产红酒,更别说是这个什么纳帕谷出来的酒了。    

     

结果刚喝一口,Steven就惊呆了    

     

看着手中拿着的这瓶酒的酒标,分明就是美国的酒    

     

但恰恰是这杯来自美国的红酒,却比他喝过的任何法国酒都要好喝…    


   

   


   

当时在Steven的小公司里,还有一位叫做Patricia Gallagher的美国同事。    


   

   

     

当这个美国女孩发现自己家乡的酒竟然能做到这么高的品质,她就马上向Steven建议,可以在巴黎开一个加州红酒的品酒会    

     

刚好1976年是美国独立的两百周年纪念日,择日不如撞日,Steven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还能顺便给他的小公司做一波宣传    

     

于是两人马上动身前往美国加州,开始采购品酒会需要的葡萄酒。    

     

结果刚到纳帕谷,Steven和Patricia就被那里的风土条件震惊了。    


   

   


   

异常复杂的土壤环境完美的地中海气候,让纳帕山谷的风土条件足以与法国的波尔多地区媲美。    

     

而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纳帕谷的酒庄就引进了法国的酿造技术,力争在风味上和法国红酒靠拢。    


   

   


   

而Steven认为,在这里产出的葡萄酒,只要酿造技术到位,超越法国完全不是问题,拥有无限的潜力。    

     

不过加州的红酒在当时确实是没什么名气,导致都没有什么人来收集整理纳帕谷内的酒庄。    


   

Steven最后只能靠看乡村餐厅里的小广告才把附近酒庄的酒都品尝了一遍。    


   

   

     

而那场为纪念独立日而举办的酒会,Steven则另有打算    

     

1976,巴黎审判    

     

如果只是简单的组织一场加州葡萄酒品酒会,估计得不到太好的宣传效果    

     

Steven想搞一个大新闻,让全世界在一夜之间就能够知道,原来美国也能产出这么高质量的葡萄酒。    

     

他决定来一场比赛,一场加州葡萄酒与法国酒的对抗赛    


   

   


   

在考察结束后,Steven选出了他心目中最好的六瓶红酒六瓶白葡萄酒    

     

六瓶红酒全部由赤霞珠葡萄酿成,六瓶白葡萄酒则是全部由霞多丽葡萄酿成。    


   

   


   

Steven特意选了这两种葡萄,是因为这两种是法国人最擅长培育的葡萄品种。    

     

打算用法国最引以为傲的品种打法国人的脸,Steven可以说是一个心机BOY了……    

     

为了公平起见,Steven在法国葡萄酒的选择上也非常用心,基本都选择的是波尔多和勃艮第地区一级庄和二级庄的顶级葡萄酒    

     

要比就和最强的比,不然这个酒会就毫无意义    

     

为了让比赛更加刺激,Steven还选择将品酒会变成了“盲品”的形式。    

     

所谓“盲品”,就是让品酒者在完全不看酒标和酒瓶的情况下,对葡萄酒的品质做出判断。    


   

   

     

在Steven回到巴黎后,他就广发英雄帖,召集社会名流参加他的盲品会,但是根本没几个人回应他。    

     

毕竟法国红酒和美国红酒有什么好比的?    


   

法国红酒难道不是天下第一吗?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参加这种比赛?    


   

   


   

不过到了比赛开始的那天,还是来了十一位法国葡萄酒界的大咖。    

     

其中,有巴黎最顶级餐厅的主厨,有专业的葡萄酒杂志的编辑,也有波尔多酒庄的大老板    


   

   

     

估计他们自己也觉得这个品酒会简直就是笑话,所以就抱着看乐子的心态参加了这次盲品会。    

     

而到场的媒体更是少的可怜,虽然Steven想让法国的费加罗报世界报来报道这次酒会,但是他们都觉得这个英国佬肯定是疯了,根本没必要到场。    

     

最后只有一位来自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George Taber来到了现场进行报道,而他参加的原因竟然是那天晚上实在是太无聊,没事做……    


   

   


   

用Taber自己的话说,就是“比赛还没比,我都知道法国红酒会赢”    

     

不过,让Taber想不到的是,那一晚,他竟然见证了历史    

     

比赛先从白葡萄酒开始。    

     

在比赛刚开始不久,法国美食作家协会的主席Raymond Olivier就对着一杯酒赞叹道:“啊!!这才是正宗法国味啊!”    


   

   


   

结果Taber低头看了一眼这杯酒的酒标,结果竟然是加州Freemark修道院产的白葡萄酒……    

     

   


   

而在另外一位评审饮下一口酒后,说那杯酒肯定是加州的酒,因为它的香气根本不过关    

     

结果这杯被嫌弃的酒其实是法国的Batard Montrachet酒庄顶级白葡萄酒……    


   

   

     

然而,虽然这些法国评审偶尔会闹出这样的乌龙,但是整个比赛对加州葡萄酒还是不太公平的。    

     

因为这些评委一辈子几乎都在喝法国酒,他们太清楚法国酒有什么特点了。    

     

只要找出那些特质,就不难给法国酒打高分    


   

   

     

他们也的确是这样做的,在给所有的酒打完分后,所有的法国评委都确信自己法国酒能夺得桂冠    

     

然而,当分数统计完成的一瞬间,所有人都惊呆了。    

     

第一名竟然是来自美国Chateau Montelena酒庄的霞多丽,而法国酒只获得了第二名    


   

   


   

接下来的第三名和第四名,依然是美国酒    

     

十一位评审真是又恼又气,合着这么多年酒都白喝了……    

     

他们决定在接下来的红酒盲品中为法国酒找回点场子    

     

其实,连Steven自己都觉得红酒比赛的胜出者会是法国酒    

     

因为他选择的4瓶法国红酒,全部都是最顶尖的酿品,包括波尔多的木桐酒庄的王牌红酒,这些法国评委没可能喝不出来。    


   

   


   

结果当十杯红酒下肚之后,评委们给出的结果令Steven大跌眼镜。    

     

获得第一名的红酒,竟然来自国加州鹿跃酒庄……    


   

   


   

因为这瓶加州酒的法国味实在是太正了,比法国酒还要法国,怪不得这些大师选不出来。    

     

最终,这场盲品会以美国加州葡萄酒完胜告终,后世将这次品酒会命名为“巴黎审判(Judgement of Paris)”    


   

   

     


   

葡萄酒圈大地震    

     

在场的Taber马上将比赛的过程和结果发到了美国的编辑部,第二天,全美国人民都知道加州酒打败了法国酒    


   

   

     

白葡萄酒胜出者Chateau Montelena酒庄的老板听说自己的酒打败了法国酒之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    

     

“呵呵,我那群乡下小伙子干的不错啊。”    


   

   


   

加州的纳帕谷从此一炮而红,大量的外国投资者纷纷到谷内投资,让纳帕谷成了葡萄酒新世界的圣地    


   

   


   

而当年夺冠的两瓶红酒,在赛后被美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用来纪念这个历史时刻。    


   

   


   

而法国人的脸色就不那么好看了。    

     

由于现场并没有法国记者在场,所以基本没有法国媒体报道了这件事,不过他们应该也不愿意报道这次品酒会。    


   

   


   

毕竟全法国评委的阵容竟然把美国酒选成了第一,这对以高傲著称的法国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直到事发的三个月后,全世界都已经知道巴黎举办了这次盲品会,法国人才被迫站出来表态:    

     

“我们参赛的法国酒没醒好,所以比赛结果有点偏差。”    

     

“法国红酒是越放越香的!过几年再比一比结果肯定不一样!”    

     

法国媒体《费加罗报》更是发文表示这次品酒会是“可笑的(risible)”,根本没必要“严肃对待( ne pouvant être pris au sérieux)”    

     

而当时参加了盲品的评委也被指责丢了法国红酒的脸,在法国国内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有几位评委至今都拒绝对当年的酒会发表评论。    

     

报道了这件事的记者Taber在随后的几年内受到了法国红酒圈的排挤,被拒绝报道任何和法国红酒相关的新闻。    

     

在红酒盲品赛中获胜的鹿跃酒庄庄主还收到了一些来自法国制酒者的侮辱信,说他当年能赢纯属走运,不承认加州酒的品质。    

     

但无论如何,巴黎审判还是在葡萄酒圈子内制造了一场大地震    


   

   


   

法国葡萄酒从业者自此意识到法国并不是无法撼动的葡萄酒之王。    

     

如果不开始做出改变,那么法国葡萄酒会变的越来越平庸,然后被其他国家超越。    

     

巴黎审判的最大意义,就是击碎了法国的葡萄酒神话,将法国红酒拉下了神坛。    


   

加州酒用实际行动鼓励了其他新世界的产酒国:不是只有法国才能产出好酒    

     

英雄不问出处,好酒不问产区。    

     

如果不是这场审判,如今的红酒圈,必定会乏味很多。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 法国学生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