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医护人员担心「第二波」疫情的到来...疫苗何时到来?如何与病毒共存?!
近日,法国确诊人数的增长趋于平缓。
相比一个月前,每日确诊人数几千几千的涨,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善。
患病人数减少了,但医护人员却忧心忡忡。
巴黎东部的Tenon医院,现在接收的新冠状病毒患者已经大量减少。
面对空空的病房,Tenon医院的医护人员透露了对「第二波」疫情的恐惧。
他们认为,现在的放松只是暂时的。
虽然看起来危险正在消失,但大家都知道它仍然在我们的身边。
可以说法国已经控制病毒的蔓延了吗?
从短期的数据来看,确实是有所控制。
但毕竟全球人口的流动不可避免,法国仍有出现「第二波」疫情的可能。
那么据报道,法国很可能采取「走走停停」式的隔离方法。
也就是隔一段时间就来一次全国隔离,一直到成功研制出疫苗为止,达到最终设想中的「群体免疫」目标。
每一次数据波动、每一波全国隔离,就意味着患病人数再次狂涨,又有一大波人会面临死亡。
当然这只是假设,我们都不希望它再次发生。
但疫苗什么时候才可以研制出来呢?
截至四月底,全球已经有6款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研发项目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且至少有100多个新冠病毒候选疫苗正在研发当中。
目前进入人体临床试验的6款候选疫苗包括中国3款、美国2款、英国1款。
英国4月23日开始临床试验阶段,是最晚进入这一阶段的“选手”,但也是欧洲第一个开始临床试验的国家。
美国最早3月16日开始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一款疫苗预计6月1日结束试验,45名志愿者。
中国的其中一款疫苗3月19日开始临床试验,4月9日开始招募二期试验志愿者,是首个进入二期试验阶段的国家,试验共有500人参与。
各国都在努力研发疫苗,但研发后的疫苗需要进行动物试验以及临床试验,这一过程需耗费至少需要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的时间。
考虑到全球疫情的紧迫性,各国研究部门都在尝试缩短试验时间,包括同时进行动物及临床试验,或是省去动物试验步骤等等。
但负责德国疫苗审批事务的Paul-Ehrlich-Institut研究所仍然指出,最早要等到2021年春天疫苗才可能大规模投入应用。
这也就意味着,目前的「这一波」疫情很难通过疫苗来缓解。
在疫苗投入使用之前,我们恐怕将与病毒一起生活。
小编至始至今都觉得一切很科幻,这些隔离的日子还有哪些将来与口罩为伴的日子......
首先,是工作、学习方式的改变。
为了防止病毒传播,人们将减少出行,远程办公、远程上课将成为主流。
电子化程度也将进一步提高,电脑网络成为活下去的刚需。
而密切相关的电商、云办公、直播等科技产物,将随着需求的高涨,加速更迭换代,与隔离生活相关的商品也层出不穷。
也许隔离生活将成为常态,小编不禁在想这个病毒在改变未来人们生活的方式
未来的我们也许工作很久后,都没在现实生活中见过自己的同事。
其次,对大众运输工具的限制,将让大量自行车投入使用。
交通方面,巴黎的地铁网络将控制每时段地铁站的入站人数。
为了保证安全社交距离,每节车厢也将控制乘坐人数、位置。
限制每辆车厢可使用位置,保证每个人之间的距离。
RATP强调会和警方控制流量的网络系统相结合以调整班次,尽量保证高峰时段的交通通畅。
地铁站的候车区会张贴告示及指引,现场也将配备工作人员进行指挥。
和病毒一起生活听起来挺吓人的,但仔细想想,现在我们正是在这个处境之中。
在等待疫苗的同时,适应、调整有“病毒”的生活。
调整生活、工作模式,避免集体活动、保持社交距离...
老实说,小编也习惯一直待家里的生活了。隐隐觉得这种生活方式很环保,据说巴黎的天都比以往更蓝了,动物也在大街小巷中出没。
但还是希望疫苗赶紧研发出来,否则新冠病毒这个炸弹将会如影随形。
【END】
如何把握黄金时间申请法国院校?
快来加入学生汇各省新生群
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添加微信服务号
xueshenghui_liuxue!
告诉我们你想加入的群
小编拖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