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res pays : Italie
Téléphone:01 42 21 37 37
Email:sav@37-express.com
France
Parrainage 邀请好友获得返利
Parrainage

邀请好友后,好友消费的同时,您也可以获得大量返利。消费越多,返利越多

「我回国就是为了直升大专」?假新闻狂欢的背后,是留学生无奈的自嘲




我回国就是为了本升专?
嬉笑背后
透露出的是留学生的无奈

昨天,一则新闻刷爆了各位小留学生们的朋友圈。


什么鬼?这都哪跟哪啊?


仔细点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个政协委员的提案。


就是这个「凶猛」的提案,不仅击碎了大家的三观,还击碎了海外留学生脆弱的内心。

也不是说大专不好。

但是海外留学生们在国外花了这么多钱和精力,回来却只能去高职高专?

这心理落差也太大了吧?



最近因为「五个一」政策而被困在海外的留学生,纷纷表示笑不出来:


但也有心态好的同学,一秒钟进入自嘲漠视,再一次重新解读「五个一」政策的深度内涵


还有同学化作行动派,直接申请了新东方的入学资格,结果惨遭拒绝


不过,骂也好,笑也好。

光看这种「一句话新闻」,实在看不出更深层的内容。

于是我们编辑部深度挖掘了一下这项提案。

结果,事情根本没有看上去这么简单。



首先,这位政协委员最早的提案,是发表在《中国经济网》里的:



而「因疫情归国留学生可直升职高」这部分内容,确实在文中有被提到:


但是!

咱们看文章也不能只看一部分。

这种关切咱们留学生根本利益的提案,更应该长个心眼不是吗?



小编又仔细看了看全文,发现这位委员的提案不仅不是「拍脑袋」决策。

相反,整个提案其实策划的相当周到,考虑到了各种情况。

事实上,倪委员的这个提案,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


直升专职专高,其实只占了提案的一部分。

如果你不愿意去,还可以选择转入本科高校,只需要一年时间试读:


此外,在海外的学分也可以换算成国内的学分,省下了从头读起的功夫。


怎么看,都比重读高中再赴高考来的划算。

而且倪委员也说了。

「部分」留学生没有在国内求学的经历,也没有适合的插班途径。

一旦失学,在现行体制下想要在国内求学,除了高考别无他法,这并不合理。


这个提案主要目的是给大家多一种「选择」,可以看作是补齐了现行制度的漏洞。

在看完全文之后,小编只觉得如果这个提案就算真的通过,那也不会对绝大多数留学生的利益造成什么实质性影响。

毕竟再不济还可以和国外的学校申请休学,基本不可能沦落到「没书读」的地步。



但对于对于那些家境不好、受疫情影响家庭资金周转不开的留学生来说,却是给了他们另一个求学的机会。

但就是这个考虑周到的提案,在各路「标题党」的断章取义之后,


竟然变成了「归国留学生直升大专」这么耸动的标题。

就连倪委员本人也在朋友圈抱怨,标题党真是害死人。


目前,@财经网 微博也已经更正之前的标题,修改了先前的文本内容。


但是,在事情风平浪静之后,我们应该仔细想想。

为什么这个好心为留学生考虑的提案,会掀起这样的渲染大波呢?

才是这件事背后真正有意思的地方。


固然,这次的事件,是媒体无良断章取义。


但事实上,从这次疫情爆发至今,「留学生」似乎已经成了国内舆论中一个特殊的存在。




先是指责留学生「千里投毒」,现在又有阻碍留学生归国的「五个一」政策。

再加上有部分人一直在「污名化留学生」这件事上不遗余力。

使劲将留学群体刻画成「不学无术」、「挥金如土」的一群人。



留学生活本就艰难,许多人在这段时间都是一边默默流泪,一边坚强生活。


许多人幻想留学就是换个地方玩,但其中真正的辛苦,只有自己体会过了才会懂。

而如今,却是真真正正的有家不能回,有苦说不出。


结果一打开手机,却还是看到有些人在那边冷嘲热讽,心里自然不好受。


有些媒体看到了留学生苦闷的现状,发两篇断章取义的文章,写几个耸动的标题,流量轻松就到了手上。

但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却又加剧了留学生和国内舆论之间的对立。



说到底,这个事件在无意之中,成了留学生宣泄情绪,自我排解的一个通道。

原本留学生就是最爱自嘲的一群人,如果不再给自己找点乐子的话,那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但让小编庆幸的是,不管是之前「五个一」政策出台时,还是在这次「本升专」风波里,小编也同样看到了支持理解留学生的声音。


任何努力过的人,都值得被温柔相待。

希望各位在海外求学的各位,能度过这段最难的时期,大家互勉吧。


【END】


如何把握黄金时间申请法国院校?

 


快来加入学生汇各省新生

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添加微信服务号

xueshenghui_liuxue!

告诉我们你想加入的群

小编拖你入群!